大豆保卫战:识别与抗击菌核疫病的策略

乡野小农  2024-05-20 17:39:21   19  6 赞

大豆保卫战:识别与抗击菌核疫病的策略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它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大豆菌核疫病是较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这种病害不仅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大豆菌核疫病的症状、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推荐使用的相关农药至关重要。

大豆保卫战:识别与抗击菌核疫病的策略

一、大豆菌核疫病的症状

大豆保卫战:识别与抗击菌核疫病的策略

大豆菌核疫病是由真菌病原体引起,主要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出现。感染了菌核疫病的大豆植株会表现出以下几种明显症状:

1. 叶片变黄:初期叶片会出现不规则的黄色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导致整个叶片枯黄。

大豆保卫战:识别与抗击菌核疫病的策略

2. 枯萎倒伏:随着病情的发展,整株植物或局部枝条会出现枯萎现象,严重时会导致倒伏。

大豆保卫战:识别与抗击菌核疫病的策略

3. 菌核形成:在病斑处,尤其是在茎秆的患病部位,可以看到黑色或深褐色的小颗粒状物,即菌核。

4. 减产减质:由于光合作用减弱,大豆籽粒充实不良,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和籽粒品质降低。

大豆保卫战:识别与抗击菌核疫病的策略

二、大豆菌核疫病的防治方法

针对大豆菌核疫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合理轮作: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进行轮作,以打断病菌的生活史,减少初侵染源。

3. 清除病残体: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的病残体和杂草,减少越冬菌源。

4.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5. 适时播种与密植:避免过早播种,减少幼苗期受感染的概率;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害发生。

三、大豆菌核疫病防治农药推荐

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喷施农药来控制大豆菌核疫病的发展。以下是几种推荐的农药:

1. 多菌灵: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 甲基托布津: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有效抑制菌核的形成和发展。

3. 代森锰锌:常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真菌性病害,对大豆菌核疫病也有良好效果。

4. 百菌清: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能够迅速控制病情的蔓延。

在使用这些农药时,必须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包括按照推荐剂量稀释、均匀喷施于植株的各个部位,以及注意安全间隔期等。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建议轮换使用不同成分的药剂。

大豆菌核疫病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选用抗病品种到科学的田间管理,再到合理使用农药等多方面入手。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及时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菌核疫病的危害,保障大豆的健康生长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大豆保卫战:识别与抗击菌核疫病的策略》这篇文章提供了关于大豆菌核疫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关农药的推荐,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确保大豆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

一、如何识别与防治大豆菌核病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5)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

二、大豆菌核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大豆菌核病危害是什么?

大豆菌核病可以在发病初期用药物治疗,用多菌灵或速克灵来喷洒大豆的,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在田间,植物上部叶片的褐变和枯萎是最明显的。病株茎部褐斑上出现白色棉花絮状菌丝和白色颗粒状菌丝。一旦发病,将影响营养物质的水分运输和粮食的发育。大豆菌核病的病菌,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种子、病残体。

三、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症状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预防措施

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可减少田间病原菌数量,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抗病品种的选择:播前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播种,可大大降低病害的侵染概率。3、病体清除:对于田间的落叶、茎、荚,及时清除出田间,可有效破坏病原菌的生存空间,减少病原菌数量。不过,最好等到大豆丰收的时候再说。。

每667平方米施用真菌王肥200ml与5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600g,对水60L于初花末期或发病初期喷洒,防效优异。或选择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对水喷雾;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

(5)轮作:与非寄主作物或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重迎茬,可减轻大豆菌核病的发生。(6)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与密植,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钾肥。在菌核萌发前铲趟,破坏子囊盘可减轻发病。(7)药剂防治: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

成株期症状成株期染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豆荚染病呈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可使荚内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严重时导致荚内不能结粒农业措施:(1)种子播种要过筛,精选种子,清除混杂在种子间的菌核。(2)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

子囊孢子通过风、气流飞散传播浸染大豆植株。选用耐病品种。选用株型紧凑,尖叶或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能好的耐病品种。从无病留种田留种或清除混杂于种子间的菌核。。化学防治措施。病害发生后,结合气候条件,加强病情调查,及时药剂防治是生产上唯一有效的控制措施。菌核病病菌子囊盘发生期与大豆开花期的。

成株期症状成株期侵染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问植株上部叶片褐色死亡。叶片感染从植株下部开始。病斑初期为深绿色,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为灰褐色,周围为暗绿色,湿度大时发生白色菌丝体,叶片腐烂、脱落。茎部感染从主茎下部分离力开始,病部积水,后褪色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

土壤:病菌会在土壤中越冬生存,尤其是已发生菌核病的地块,田间病菌的数量会随着病害的严重程度增多。3、病残体:已经感染菌核病掉落的叶片以及其他病残体等,上面也会携带有该病病菌,一方面病菌会在上面进行越冬,另外一方面,这些病残体会随着风、雨进行传播,进而感染更多的田地。大豆菌核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