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明确冻害的概念。冻害通常指的是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取决于温度的低度和持续时间。在小麦的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一,因此冻害发生的临界温度也不尽相同。
据科学研究表明,小麦的发芽期、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以及抽穗期等关键生长阶段,都有其对应的耐寒温度阈值。例如在发芽期,小麦种子能承受的最低温度大约在-10℃左右;而在拔节期,小麦植株所能忍受的低温则提高到了-5℃左右。这些数据是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和室内模拟实验得出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进一步地,科学家们发现,即使在临界温度以下,如果低温持续时间较短,小麦也可能不会发生冻害。这是因为植物体内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调节机制,可以在短时间内抵抗低温的影响。但如果低温持续的时间过长,或者温度降得更低,那么冻害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除了温度本身的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条件会影响小麦的抗寒性。比如土壤湿度,适度的水分可以增强小麦的抗寒能力;而干旱或过湿则会减弱这种能力。品种的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小麦品种经过特殊培育,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它们能够抵御更低的温度而不受害。
在实际应用中,农民朋友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减少冻害的风险。一是选择耐寒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二是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使小麦在冬季来临前达到一定的生长阶段,以增强其抗寒性;三是适时灌溉,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四是在预报有严重寒潮时,采取覆盖物保温的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的小麦种植中,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冻害防治方法,还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小麦生长环境进行更精细的监控和管理。
小麦在遭遇不同程度的低温时,发生冻害的临界温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耐寒能力,从而采取有效的农事操作,确保小麦安全度过寒冷的冬日,迎接收获的季节。
1、小麦出穗期出现了冻害现象,应该怎么处理?
一、越冬期小麦易发生冻害的条件温度:小麦越冬期间(12月下旬至来年2月中旬)持续低温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常造成冻融交替而形成的小麦冻害。小麦播种后,气温高,一直持续到立冬前后,然后突然降温,比如降雪、降雨等,低气温骤降10℃左右,达
2、小麦越冬冻害的表现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越冬冻害指的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当冬季气温下降到
3、零下几度越冬小麦的地上叶子会冻死?
当冬季有两个月以上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最低气温在-15~-13℃的天数较多,北方广大无积雪麦田及积雪不稳定地区,易发生冬季长寒型冻害。越冬期小麦处于休眠状态,抗寒力很强。但由于黄淮麦区小麦具有越冬不停止生长的特点,此阶段小麦处于地上部稍长,地下部分生长阶段,一旦遇回暖天气,幼苗。
4、小麦0一5度能生长吗小麦多少度能生长?
小麦0一5度能生长。冬小麦的耐寒能力是比较强的,能忍受零下12度的低温环境。不过若是温度长时间在零下13到零下15度之间,冬小麦就容易被冻伤,会产生冻害。不过一般都是叶片受冻,不会有死蘖,早春采取补救措施,还可恢复过来。冬小麦会忍耐8℃左右低温,霜冻只冻坏叶片。冬小麦耐寒能力比较强,零下14。
重霜冻与轻霜冻的发生规律相同,只是重霜冻害的温度比轻霜冻要低。孙忠富认为,霜冻害往往是一种短时间的低温灾害。河南省小麦高稳优低研究推广协作组提出的指标河南省小麦高稳优低研究推广协作组提出的《冬小麦拔节期的霜冻指标》见表15,已成为农业气象预测晚霜的基本指标。从表中可见,发生。
冬小麦越冬期:在北方麦区,入冬前气温下稳定在O℃时,麦苗基本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其安全越冬的临界温度,正常生长麦苗在严冬时,冬性品种分蘖节(土壤3厘米深度处)最低温度-13℃;强冬性品种在新疆等地-17℃,冬季土壤干旱或遇到春寒天气,容易发生冻害。
河南省及黄淮麦区小麦冻害按时间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初冬冻害即在初冬发生的小麦冻害,一般由骤然强降温引起,因此常称为初冬温度骤降型冻害。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最低气温骤降10℃左右,达-10℃以下,持续2~3天,小麦的幼苗未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极易形成初冬冻害。发生。
小麦冻害,指0℃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的现象。主要包括冬季冻害和早春(倒春寒)冻害。受冻害麦田的小麦正常发育受挫,最上部叶片叶尖发白,无心叶,形成空蘖。主茎和大分蘖部分冻死,小分蘖和新生孽穗部发育时间短,不孕小穗数增加,小粒、瘪粒较多。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频繁,每年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