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丛矮病的症状与防治

乡野小农  2024-08-08 11:11:06   1  10 赞

小麦丛矮病的症状与防治

在广袤的农田中,小麦以其金黄色的麦浪装点着大地,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丛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疾病,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详细阐述小麦丛矮病的症状特点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帮助农民朋友及时识别并妥善处理这一病害,确保粮食安全。

小麦丛矮病的症状与防治

了解小麦丛矮病的症状是进行有效防治的前提。该病症通常在小麦生长的早期阶段开始显现。感染初期,小麦植株会出现生长缓慢、叶片变短且宽厚、颜色加深,呈现出异常的暗绿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感染的小麦会进一步表现出节间缩短,导致整体株高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因此得名“丛矮”。病株的分蘖增多,但分蘖上的小穗数量却显著减少,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小麦丛矮病的症状与防治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小麦丛矮病还可能导致根系发育不良,使得植株吸水吸肥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整个生长周期。在成熟期,病株的籽粒不仅数量少,而且容易出现畸形,品质也大打折扣。这些症状的出现,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小麦丛矮病的症状与防治

识别了症状后,接下来需要探讨的是小麦丛矮病的成因。该病是由土壤中的一种病毒——小麦丛矮病毒引起。这种病毒通过媒介昆虫,如叶蝉传播,一旦环境条件适宜,病毒便迅速在田间扩散,造成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针对小麦丛矮病的防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丛矮病抗性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的发生。

2. 合理轮作:改变连作模式,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进行轮作,可以有效降低土传病毒的浓度,减少病害发生的概率。

3. 控制媒介昆虫: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叶蝉等传播媒介的数量,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4.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保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增强小麦自身的抗病力。

5.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促进小麦均衡生长,提高免疫力。

6.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抗病毒剂或药剂进行喷施,以减轻病害的发展。

7. 监测预警:建立病害监测体系,一旦发现病情,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病害蔓延。

通过上述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小麦丛矮病的危害程度,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农民朋友们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防治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小麦丛矮病虽然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病害,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防治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只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提高防治技术,就能守护好这片金色的丰收田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1、小麦丛矮病有哪些?

冬前感病植株大都不能越冬而死亡;能过冬的植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小纤弱,叶部出现明显黄绿相间条纹,植株矮化不能拔节抽穗或早期枯死。发病的植株或早春感病的植株,心叶出现条纹症状,下部叶片叶色浓绿增厚,以后变黄,茎稍粗壮。拔节后显病的植株,上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症状(彩版二,7)。

2、小麦丛矮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预防和治理方法

为害症状: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

3、小麦丛矮病防治方法

防治小麦丛矮病的首要措施是保持田间整洁,首先进行杂草清理,消灭可能藏匿的病源。种植策略也很关键,建议实行小麦平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混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交叉感染风险。精细耕作是另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改善土壤条件来消灭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同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避免过早播种,以减少越冬害虫的。

4、小麦丛矮病的症状有哪些?

小麦丛矮病因小麦感病时间早晚不同,可表现两种类型的症状:一是丛生型。秋苗感病植株,分蘖无限增多,多数冬前即死亡,病轻者越冬返青后继续分蘗,一般分蘖为正常分蘖的2~3倍(多达70多个),表现为叶片小而弱,严重矮化,心叶有断断续续的褪绿条纹,温度低时常呈红色或褐色条纹,后逐渐黄化死亡。。

秋苗感病后,植株明显矮化,分蘖减少,根系变浅,病叶叶尖逐渐褪绿变黄,不能越冬或越冬后不能抽穗结实。返青后感病植株稍有矮化,上部叶尖开始发黄,并向叶片基部扩展呈黄绿相间的病斑。后逐渐枯黄,穗期感病仅叶尖发黄,造成穗小、千粒重降低。②丛矮病:病株严重矮化,分蘖无限增多,叶片多出现黄绿。

小麦丛矮病毒病:又称芦楂病、小老苗。本病的特征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分蘖显著增多,植株矮缩,形成明显的丛矮状。冬前感病在冬小麦播种后20d即可出现症状,麦叶最初的症状为心叶黄白色断续的虚线条,以后发展成不均匀的黄绿条纹,植株分蘖多而细弱,严重矮化,多数病株不能越冬而死亡。少数。

分蘖增多。春季返青后,症状加剧,分蘖继续增多,植株生长细弱,叶部条纹明显,病株难以拔节和抽穗。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传播媒介为灰飞虱。在灰飞虱密度高、带毒率高、早播麦田及麦棉套种区,丛矮病易发生。防治方法:使用宁南霉素、阿泰灵、香菇多糖、盐酸吗啉胍和芸苔素与吡蚜酮混合防治。

(1)农业防治①在重病区压缩小麦与玉米棉花套种;②种麦前清除地边杂草,减少毒源和虫源;③适时推迟播种(2)药剂防治①药剂拌种参见小麦黄矮病药剂拌种;②秋苗防治是重点,对早播小麦特别重要,可用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50克/亩;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50克/亩;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亩。

在小麦矮缩病中,一种是由一种灰飞虱传染的病毒引起的。小麦幼苗患此病毒性病害后,植株变矮,分蘖明显增多,呈丛生,因此被称为丛矮病。近年来,又发现另外一种矮缩病,叫黄条矮缩病它与病毒性丛矮病最明显的差别是,丛矮病病株的叶色仍保持绿色,甚至是深绿,而黄条矮缩病病株的叶片图片考虑小麦矮。

小麦丛矮病在植株上的症状表现十分明显。受影响的植株上部叶片呈现出黄绿相间的条纹,这种特征随着病情发展更为显著。起初,心叶会出现黄白色间断的虚线条,随后逐渐变为不规则的黄绿条纹,这导致分蘖数量显著增加,使得整株小麦呈现矮小且密集的状态,即丛矮现象。冬小麦在播后约20天便开始显现病症。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