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铃虫的防治

乡野小农  2024-10-15 08:34:57   4  4 赞

棉花棉铃虫的防治

棉花种植过程中,棉铃虫是一种极为常见而又破坏力巨大的害虫。它们不仅直接损害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传播病菌,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控制棉铃虫,成为确保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棉花棉铃虫的防治

要有效防治棉铃虫,首先需要了解其生物特性。棉铃虫属于鳞翅目,是多化性昆虫,一年可发生多代,以幼虫形式在夜间活动,取食棉花的叶片、花蕾、花及棉铃。成虫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扩散。掌握棉铃虫的生活习性,有助于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防治策略。

棉花棉铃虫的防治

我们将从预防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综合管理四个方面来探讨棉铃虫的防治方法。

棉花棉铃虫的防治

一、预防措施

预防总是比治疗来得更为重要和经济。在棉铃虫的防治中,采取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害虫的发生概率。这包括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棉花,减少棉铃虫的食物来源;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蛹;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叶,减少害虫藏身之地;以及选择抗虫品种进行种植等。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病原微生物来抑制或消灭害虫的方法。对于棉铃虫而言,可以采用的措施有:释放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这些天敌能够在棉铃虫体内产卵,从而控制其数量;使用杀虫真菌如绿僵菌进行生物农药喷洒,既环保又高效。

三、化学防治

当棉铃虫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生物防治效果有限时,化学防治便成为了必要的手段。选择合适的农药对棉铃虫进行防控是关键。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棉铃虫产生抗药性,同时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施用,并尽可能轮换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

四、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即整合上述各种防治手段,根据棉铃虫发生的具体情况和环境条件灵活运用。它强调的是一个“综合治理”的概念,通过多种方法相互配合,实现对棉铃虫的有效控制。例如在棉铃虫低密度时优先使用生物防治,而在害虫高发期则结合化学防治迅速压低虫口。

棉铃虫的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农业工作者、科研人员乃至农户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完善防治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棉花产业的繁荣,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让棉花这一“白色的黄金”绽放出应有的光彩。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够为棉花种植者提供实用的棉铃虫防治知识,帮助大家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守护我们的绿色田野和白色希望。

一、如何防治棉铃虫?

(1)种植抗虫棉可有效控制二代棉铃虫发生危害,减轻三、四代虫口基数。(2)农业防治冬春深耕、灌水消灭越冬蛹。幼虫高峰期结合整枝打杈摘除虫卵,或杨树枝把、黑光灯诱集成蛾,降低卵、虫数量。(3)生物防治喷施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及核多角体病毒(NPV)等生物农药,可有效控制危害,且对天敌安。

二、棉花棉铃虫防治方法是什么?

物理防治: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安装300W高压汞灯15只/公顷,灯下用大容器盛水,水面撒柴油,效果比黑光灯更好。供你参考!

三、根治棉花中的棉铃虫

棉铃虫的防治应以生物性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小的农药为主。棉铃虫发生较重地块,在产卵盛期或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前,局部喷洒拉维因、卡死克、赛丹、BT制剂等防治。关键是抓住防治时期。防治试验试验地点:莱州市明波银杏研究所苗圃(莱州市店子镇东尹家村北)。试验方法:三种处理,四种农药。三种处理为。

②农业防治:冬耕冬灌减少虫源基数,采用杨树枝把诱蛾产卵或种植诱集作物如玉米、番茄等,集中杀灭。③诱杀成虫:结合防治其他菜虫,可采用东方红电子灭蛾灯或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④药剂防治:在卵孵化盛期,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0.5%三令乳油1500~2000倍液,或1%力虫晶乳油3。

确保产量。(2)防治棉铃虫常用的方法:高压汞灯和杨树枝把诱杀;二是种植玉米诱集带,诱杀成虫和虫卵;三是化学防治,用高效氯氰菊脂类农药涮棵或喷雾;四是人工捉虫四种方法。(3)防治棉花苗期棉蚜用:一是用10%的吡虫啉防治,可控制苗期芽害四、五十天;二是用20%氧乐吡防治。

大面积连片种植玉米诱集带利用棉铃虫喜欢在玉米上栖息、产卵的习性,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可有效减少棉田落卵量,并通过适时药物防治,可有效杀死虫卵,压低虫口密度。或在棉田中按8行:1行种植玉米,3米-5米种一穴,每穴2株-3株,每亩100穴。使玉米抽雄与棉花现蕾相一致。玉米株诱集棉铃。

打棉铃虫效果较好的农药是氯虫苯甲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对棉铃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它能够干扰害虫的神经传导,使其不能正常活动,最终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相较于其他农药,氯虫苯甲酰胺具有更长的持效期,这意味着它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保护,减少害虫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在。

一般都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就是喷施农药。也附助一些方法来防治。防治技术一是制造诱集带。把玉米、高梁、小麦等作物种在棉田四周,可诱集到棉铃虫的成虫和卵,减少棉花上的卵量。二是用棉铃虫性引诱剂杀虫。在6月中旬—7月上旬,棉铃虫交尾产卵期用性引诱剂集中诱杀雄虫。三是以杨树枝和高压汞灯诱。

花蕾、花和青铃,可咬短嫩茎顶端,形成无头棉。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强化农业防治措施,秋耕冬灌,压低越冬虫口基数;保护利用天敌,科学合理用药,采用杀虫剂+新高脂膜喷雾防治,降低每亩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控制棉田后期灌水,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棉花徒长,可降低棉铃虫危害。

提高棉铃虫防治效果,合理选药是关键。在菊酯类农药中,敌杀死、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功夫等防治棉铃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三代棉铃虫。但生产上棉蚜已对这类农药产生了高度抗性,防治棉蚜几乎无效。在棉蚜与棉铃虫混合发生时,一般不选用菊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中,辛硫磷防治棉铃虫效果较好,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