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铃期盲椿象防治:策略与实践

乡野小农  2024-11-09 15:33:21   15  9 赞

棉花蕾铃期盲椿象防治:策略与实践

棉花种植过程中,盲椿象是危害极大的害虫之一,特别是在棉花的蕾铃期,它们的存在不仅会直接影响棉铃的形成和发育,还会导致严重的减产。因此掌握有效的盲椿象防治方法对于确保棉花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棉花蕾铃期盲椿象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并从多个方面提供实用的建议。

要了解盲椿象的生物学特性。盲椿象是一种喜温、喜湿的昆虫,主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在棉花生长的蕾铃期,盲椿象主要以棉花的花蕾、花和嫩叶为食,严重时会导致花蕾脱落、棉铃变形甚至无法形成。因此针对其生物习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策略。

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通过调整栽培管理措施来减少盲椿象的发生。例如合理密植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环境湿度,从而不利于盲椿象的生存和繁殖。深翻土壤可以消灭部分越冬的盲椿象及其卵,减少初期虫口数量。适时的灌溉和排水也能有效控制田间湿度,抑制盲椿象的活动。

二、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包括使用黄板诱捕和人工捕捉等方法。黄色对盲椿象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设置黄板可以有效吸引并捕获成虫。利用盲椿象假死性的特点,可以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人工振落捕杀。这些方法虽然劳动强度较大,但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化学物质投入,环保且安全。

棉花蕾铃期盲椿象防治:策略与实践

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盲椿象最常用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盲椿象的数量。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盲椿象产生抗药性,同时也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并尽可能选择低毒、高效、易降解的农药产品。

棉花蕾铃期盲椿象防治:策略与实践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其他生物制剂来控制盲椿象的方法。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如瓢虫、蜘蛛等,或者使用微生物农药如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这些生物制剂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盲椿象,而对其他非靶标生物影响较小。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是未来防治盲椿象的重要方向。

五、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指将上述几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防治体系。例如在监测到盲椿象种群数量较低时,可以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时,再辅以适量的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综合防治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棉花蕾铃期盲椿象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综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盲椿象的危害,保障棉花的高产优质。

在实际操作中,农民朋友们应该密切关注盲椿象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也应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能够有效控制盲椿象的危害,确保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种植棉花时盲椿象很常见,种植棉花如何防治盲椿象?

棉盲蝽的抗药性弱,一般在6月至7月初可以用药剂防治。治疗的办法20%林丹可湿粉剂稀释800倍液。2.5%嗅氰菊酯乳油稀释3000倍液喷雾。3、20%氰戊菊酯乳油稀释3000倍液。4、50%对硫磷乳油稀释2000倍液喷雾。5、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注意在清晨或傍晚。

2、棉花打药注意哪些部位

盲椿象的卵产在叶了里面,幼早刺吸嫩叶和小蕾铃的汁液。防治红铃虫,药水要喷在下部的青铃上;防治棉铃虫,药水要均匀喷在正面和嫩尖上,茎叶及蕾铃部位;盲椿象活动量大,药水要喷在叶子的正面、嫩类、茎及铃上。

3、盲椿象危害的特点

蕾、花、铃受到危害后,会显现出黑褐色斑点,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量的蕾铃脱落。这一系列的危害特征,使得盲椿象成为棉花生产中的一大威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4、棉花病害有哪些控制措施?

适用于防治棉蚜的药有吡虫啉、氧乐果、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注意交替轮换用药,适当加大用水量,每亩用水量在50~60公斤,喷药时单株上下、叶片正反面要喷匀、喷透。

可以用糖浆诱杀,杨树枝诱捕,或灯光诱杀地老虎成虫,并采用药剂防治其他害虫。在棉花蕾铃期主要是做到;不破叶,不疯顶,不落蕾,不落铃,不蛀桃。防治对象是:棉铃虫,红令虫,盲椿象,玉米螟,卷叶虫,造桥虫,叶跳虫等,防治时间是在6

棉盲椿象对棉花的破坏期相当持久,从幼苗期开始,直至棉花长出青铃,这个过程中长达三个月。尤其在棉花开花期的第三代绿盲椿象,它们的损害最为严重。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棉株的营养液,导致蕾铃大量脱落,叶片和枝条出现破头、破叶甚至丛生的现象。在棉花的不同生长阶段,棉盲椿象的影响各有特点。在。

棉叶螨、烟蓟马等叶片害虫,以地老虎、苗蚜危害最重。蕾铃期害虫主要有棉铃虫、红铃虫、盲椿象、棉蚜、玉米螟、美洲斑潜蝇、棉蓟马、造桥虫、金刚钻、象鼻虫、烟粉虱、棉蓟马、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近年在抗虫棉区盲椿象和棉蓟马的危害逐年加重,已上升演替为继棉铃虫后棉花蕾铃期的头等害虫。

盲椿象危害时间长,从棉花幼苗到结铃长达3个月,以开花期危害最重。被危害的棉花嫩叶伸展后,出现许多裂缝,叶片破烂;嫩尖被危害可形成无头棉、多头棉、破头;蕾、花、铃被害后显出黑褐色斑点,严重的可造成大量的蕾铃脱落。

紧凑型比较紧凑型、较松散型、松散型脱落重;大铃棉比小铃脱落重;早熟棉比晚熟棉脱落重。三、没有受精开花时遇雨,不能受精,或遇36.5℃以上高温,花粉粒遭破坏而影响受精。减少蕾铃脱落的主要措施有:及时防治病虫害,加强栽培管理,协调肥水供应,严防棉田荫蔽,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等。

蕾铃期均可造成危害。现在正值棉花生殖生长旺盛的现蕾开花结铃期,也是盲椿象的主要危害期,可造成棉花蕾铃脱落。而目前的转基因抗虫棉对盲椿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并不具有抗性,一旦气候条件等有利于盲椿象发生,极易造成棉花产量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在了解盲椿象发生危害规律的基础上,加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