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健康生长对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小麦在其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多种病害的威胁,其中小麦纹枯病便是一个严重的挑战。这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还可能降低谷物的质量。了解小麦纹枯病在什么时期发病严重,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纹枯病是由土壤中的真菌病原体——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这种真菌主要侵染小麦的茎部和叶鞘,导致植株出现褐色或暗绿色的斑纹,并逐渐形成坏死区域。随着病程的发展,这些斑纹会扩展,最终可能导致整株植物死亡。因此识别和掌握该病害的发病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明白小麦的生长周期分为几个阶段:播种后的萌芽期、幼苗生长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以及成熟期。在这些不同的生长阶段中,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程度也有所不同。
在播种后的萌芽期,小麦种子刚刚发芽,此时若土壤湿度较高,且温度适宜,立枯丝核菌的孢子容易萌发并侵入幼苗,引发初期的感染。但这一时期的发病情况通常不会非常严重,因为小麦植株尚处于早期生长阶段,抵抗力相对较强。
进入幼苗生长期,小麦开始长出真叶,根系逐步发展。这时如果田间管理不当,如过度湿润、氮肥施用过量等条件,都会增加病害的爆发风险。这一阶段的发病依然不是最严重的。
随后的分蘖期,小麦植株开始分枝增多,生长速度加快。此时,如果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尤其是持续的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情况会明显加剧。这是因为高湿度为立枯丝核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使其更容易传播和侵害健康植株。
拔节孕穗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纹枯病发病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小麦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支持穗部的发育,而此时若受到纹枯病的影响,不仅会导致茎秆变弱,还可能引起“死穗”,严重影响产量。由于此时植株内部组织的紧密度增加,抗病性相对减弱,更易受到病原菌的攻击。
抽穗开花期,虽然小麦纹枯病的危害仍在继续,但由于植株已经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因此相对于拔节孕穗期,病情发展的速度会有所减缓。
在成熟期,小麦的抗病性会有所回升,但此时的发病已经对最终的产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总结来说,小麦纹枯病在拔节孕穗期发病最为严重,其次是分蘖期和抽穗开花期。因此为了有效控制这一病害,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应特别注意这两个关键时期的田间管理和病害预防。通过适时的施肥、灌溉管理,以及必要时的化学防治,可以显著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
一、小麦纹枯病,什么时间防治最好!使用什么药剂最有效?
纹枯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小麦出苗后,在土壤中越夏的病菌侵染麦苗的地下茎和茎基部叶鞘;到小麦返青后,爱害麦苗基部叶鞘上出现浅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中部灰色,边缘褐色,有的病斑轻度纵裂;小麦进入拔节期,是纹枯病侵染茎秆的时期,主要发生在植株茎基部,症状隐蔽,容易被忽视而错过最佳防治适。
二、小麦纹枯病什么时候防治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土传性真菌病害,一旦发生病害轻则导致小麦烂芽,重则导致植株死亡,所以要引起特别的重视。一般发生小麦纹枯病时候,最好是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防治,有效完全杀灭小麦纹枯病。一、3
三、小麦纹枯病那种药效果最好
纹枯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小麦出苗后,在土壤中越夏的病菌侵染麦苗的地下茎和茎基部叶鞘;到小麦返青后,爱害麦苗基部叶鞘上出现浅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中部灰色,边缘褐色,有的病斑轻度纵裂;小麦进入拔节期,是纹枯病侵染茎秆的时期,主要发生在植株茎基部,症状隐蔽,容易被忽视而错过最佳防治适。
四、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病因素是什么?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1)温、湿度当日均温度在10℃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超过15℃时病情开始上升,20~25℃时病害迅速发展,病株率和病害严重度都急剧上升;达30℃左右时,病害基本停止发展。秋、冬两季温暖,春季低温寒冷、多雨潮湿有利发病。(2)栽培措施冬麦播种过早、过密,施。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性真菌病害,能够导致小麦烂芽甚至植株死亡,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防治。通常情况下,小麦纹枯病的最佳防治时间是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这段时间内进行防治,可以有效彻底地杀灭小麦纹枯病菌。一、在3月至4月间种植小麦时,容易发生各种病害,其中小麦纹枯病尤为严重。为了彻底消灭这种。
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冬麦区普遍发生,主要引起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还可引起倒伏,或形成白穗等,严重影响产量。(1)病状识别叶鞘上病斑为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斑,病斑扩大连片形成花秆。茎秆上病斑呈梭形、纵裂,病斑扩大连片形成烂茎,不能抽穗,或形成枯白穗,结实少,子粒秕瘦。(2。
病因当菌丝和菌核在土壤和病害组织中越冬时,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病害。一般来说,该病在温暖潮湿的天气中严重,传播迅速,并大面积传播。早春病是重要的传染源。必须加以控制和消除,以避免细菌基数过大和繁殖过快。在雨季、缺光和雨季发病严重。播种只会使这种病在夏天变得严重。预防方法种子选择。
小麦茎秆上的云纹状病斑及菌核是纹枯病诊断识别的典型症状。倒伏是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枯孕穗是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的,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瘪痩,形成枯白穗。枯白穗在小麦灌浆乳熟期最为明显,发病严重时田间出现成片的枯死。此时若田间湿度较大,病植株。
小麦纹枯病的传播和发病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冬前发病期在小麦发芽后,病菌通过土壤侵染叶鞘,初期症状出现在土表或略高于地面,病株率可达约50%。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在于土壤中病菌的活动。进入越冬期,外层病叶枯死,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会下降。部分病株能带菌度过冬季,成为翌年春季早期发病的。
特别是在小麦群体过大、田间荫蔽、偏施氮肥的田块,纹枯病的发生较为严重。(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并种植对纹枯病有相对抗性或耐病的品种。(2)药剂拌种预防采用2%戊唑醇,按照种子量的0.1%~0.15%进行拌种,或者使用20%三唑酮,按照种子量的0.15%进行拌种,这样可以推迟纹枯病的发病时间大约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