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蚕豆立枯病为害症状
蚕豆立枯病是一种危害广泛的植物病害,影响着包括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伞形花科、藜科、菊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在内的作物。此病害在蚕豆的各个生育阶段都可发生,主要侵染茎基或地下部。茎基染病时,会在茎的一侧或环茎部位出现黑色病变,导致茎变黑。在干燥条件下,病部会凹陷,几周后病。
2、蚕豆立枯病形态特征
幼苗受到侵害后,初期叶片会呈现黄色病斑,随后逐渐变黑枯焦,茎基部亦随之变黑。随着病情的加重,根部须根尖端开始变黑,并逐渐蔓延到主根,导致根皮腐烂,植株极易被拔起。开花结荚期若感病,叶片颜色变为淡绿色,随后变为淡黄色,叶缘尤其是叶尖部分会变黑枯焦。叶片不脱落,通常在感病后20~30天。
3、荷兰豆立枯病的病害如何防治?
一、发病症状此病主要为害根茎部,初期在根茎基部产生黄褐色坏死小点,以后变成近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坏死斑,进一步向上下发展使根茎甚至根系全部染病。同时,病苗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坏死干枯,终致全棵苗坏死。二、防治方法1.适期播种。春蚕豆适当晚播,秋蚕豆适当早播,使幼苗避开雨季。2.进行种子处理。可用。
4、蚕豆生长过程,蚕豆病症的表现
4、如果蚕豆染上了立枯病,会造成烂种或者芽枯,从而导致幼苗不能出土或者呈黑色顶枯状,若是需要防治,一般可以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5、如果蚕豆染上了锈病,在叶片上会有黄白色斑点,然后会变成近圆形的突起疤状斑,颜色为红褐色,在外围常有黄色晕圈,当病斑扩大。
5、蚕豆(豆科植物)详细资料大全
9.蚕豆的病虫防治蚕豆立枯病危害特征:蚕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嫩荚期发病较重,主要侵染蚕豆茎基或地下部,也侵害种子,茎基染病多在茎的一侧或环茎出现黑色病变,致茎变黑。10.蚕豆的营养价值蚕豆中含蛋白质(28.2%)、少量脂肪(0.8%)及大量碳水化合物(48.6%)此外还含维生素B、。
晒干脱粒贮藏。蚕豆的病虫害防治,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和整枝,搞好防旱排渍,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性外,化学防治也是很必要的。蚕豆立枯病:蚕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嫩荚期发病较重,主要侵染蚕豆茎基或地下部,也侵害种子。茎基染病多在茎的一侧或环茎出现黑色病变,致茎变黑。
轮作策略推荐与小麦、大麦等作物进行3至5年的轮作,避免连续种植水稻,以减少蚕豆立枯病的传播。播种时机,春蚕豆宜适当晚播,以避开病害高发期;而冬蚕豆应避免晚播,以确保充足的生长期。加强田间管理,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过湿导致病害加重,同时增施过磷酸钙,增强作物抗病能力。进行种子处理,使用0。
促进根部根瘤的形成。3、防旺长:冬季暖冬的情况下部分蚕豆苗会出现旺长,对于这一现象可以主茎嫩心摘除抑制旺长,同时也可将有衰老的脚叶摘除,采用措施后,能避免或减轻霜冻造成的危害。4、防病害:暖冬下的蚕豆苗容易出现立枯病,又称枯萎病、霉根病,发病初期可用石灰水来进行喷施控制病害的发生。
5.蚕豆根腐病真菌性病害,喜高温多湿环境,云南省发病较普遍,一般在开花期发病。主要为害根及茎基部,引起全株枯萎。症状: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落,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雪层,是病菌的菌丝体,似鼠粪状黑色颗粒,这是病菌的菌核。后期病茎水分蒸发,病部干枯变灰白,表皮。
轮作提倡与小麦、大麦等轮作3~5年,避免与水稻连作。2.适时播种。春蚕豆适当晚播,冬蚕豆避免晚播。3.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土壤过于过湿,增施过磷酸钙,提高寄主抗病力。4.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3%的40%拌种双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5.育苗床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病害无疑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蚕豆,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豆类作物,其健康生长对农民的收益至关重要。蚕豆立枯病如同一位隐形的杀手,悄然侵害着这种植物,给蚕豆种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蚕豆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并分析其对蚕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同时为农民朋友们提供有效的防治建议。
让我们来了解蚕豆立枯病的基本概念。立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土传性病害,它主要通过土壤中的菌丝体或厚垣孢子传播,感染蚕豆的根部和茎基部。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会迅速繁殖并侵入植物体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接着,我们来观察蚕豆立枯病的危害症状。初期,受到感染的蚕豆植株可能表现为生长迟缓,叶片颜色变得暗淡无光,甚至出现轻微的黄化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植株的根部和茎基部开始出现褐色至黑色的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不规则的坏死斑。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整个根系可能会腐烂,导致植株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最终整株蚕豆枯萎死亡。
除了直接损害植物本身之外,蚕豆立枯病还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由于根系受损,蚕豆的抗逆性降低,更容易受到干旱、高温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受病原菌侵染的蚕豆种子往往带有病原体,这不仅影响了种子的发芽率,而且增加了病害的传播风险。
面对蚕豆立枯病这一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科学管理农田生态环境。
首要的是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和推广使用抗立枯病的蚕豆品种是减少病害损失的根本途径。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较好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利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生长状态。
轮作制度也是预防立枯病的有效方法。通过在不同年份更换作物种类,可以打断病害的生命周期,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例如将蚕豆与玉米、小麦等非豆科作物轮作,能够显著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压力。
合理施肥也是防治立枯病的重要环节。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增加感病的风险。因此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不仅能促进植物健康成长,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虽然效果明显,但应谨慎使用。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或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进行点喷或灌根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注意监测病害的发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过度依赖化学药品。
蚕豆立枯病对蚕豆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但其危害并非不可防范。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实施轮作制度、合理施肥以及科学用药等综合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轻立枯病的危害,保障蚕豆的健康生长和农民的经济收益。在这场与病害的斗争中,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