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1.套种玉米是在前茬作物播种时,留有玉米播种行,因此要与上茬作物有一段共生期。这种种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提高全年总产量。2.栽培套种玉米时,应在3月底4月初进行破埂施肥,施有机肥30米3/公顷左右,同时浇好底墒水。如果没有破埂施肥,则需要进行翻埂。3.套种玉米应选择丰。
二、小麦间作套种主要方式有哪些?
小麦、玉米与花生间作时,推荐模式带宽约3米,每带播种12行小麦,行距23厘米,占地宽2.5米。预留50厘米宽的空行,在此空行上于小麦收获前10天套种2行竖叶型大穗玉米,每亩留苗2700株。在2.5米宽行间套种6
三、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套种玉米是在前茬作物播种时,留有玉米播种行,因此要与上茬作物有一段共生期。其栽培技术包括:(1)破埂施肥,浇好底墒水,备足底肥3月底4月初进行破埂施肥,施有机肥30米3/公顷左右,不破埂施肥的要进行翻埂。利用浇小麦抽穗水将边埂浇透,为玉米播种补足底墒。套种时应施磷酸二铵225千克/公顷。
四、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套种玉米是在前茬作物播种时,留有玉米播种行,因此要与上茬作物有一段共生期。其栽培技术包括:(1)破埂施肥,浇好底墒水,备足底肥3月底4月初进行破埂施肥,施有机肥30立方米/公顷左右,不破埂施肥的要进行翻埂。利用浇小麦抽穗水将边埂浇透,为玉米播种补足底墒。套种时应施磷酸二铵225千克/。
五、麦田套种玉米播种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决定了所用的优良杂交品种和合适的播种机具以后,播种作业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抢时早播,保证在6月15日之前播种结束;②麦垄套种,在小麦成熟前7~15天趁墒套种,高产田晚套种,中低产田早套种;③铁茬播种,铁茬播种的方式有冲沟播种和挖穴播种,要早播,麦收后抓紧时间灌足底墒水,足墒铁茬播种。
套种一般应在麦收前7
所谓“铁茬”,是指硬地而且有麦茬的意思。安徽省淮北地区夏季小麦收获后,由于机械化收割麦茬过高,给夏种带来了很大困难,采用夏玉米铁茬机械化播种技术就可解决这一难题。1.铁茬抢种是对没能套种的麦田,为了实行早播,麦收后立即进行铁茬抢种。铁茬抢种的方法有玉米播种机播种、冲沟播种或挖穴点播3。
8424西瓜能与小麦套种,具体实施小麦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一、小麦播种后,2米为一带,小麦播幅1米,预留空地1米。二、西瓜2月中旬塑料大棚葫芦根嫁接育苗,以解决重茬地发生枯萎病问题;3月下旬至4月上旬起垄大苗移栽1行西瓜,株距50厘米,覆盖地膜,上扣小拱棚。西瓜6月下旬收获。三、棉花在3月下旬。
3、土豆、大葱:早春三膜覆盖种植土豆,品种是鲁引一号、荷兰15号,品质优良,市场价高,5月份空地,6月上旬早栽或中下旬正常栽培。不种小麦,不损坏大葱,便于田间操作,中间有空闲,以地养地,大葱长得好。这已是成熟的无风险的种植模式。常年收入也达1.2万元左右。4、四季葱:近几年中国从北方。
耕种不方便,伴随着田地机械自动化收割栽种的方便使用,这类套种方式愈来愈不适合智能化收割方法,由于小麦收割所有要人力收割,并且稍不注意,会连玉米苗切掉,导致玉米死苗,因此要收割仔细速度比较慢,并且如今人力成本高,那样出来祛除人工费用及其它费用,真真正正的纯收益也就剩不到是多少,因此如今。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小麦收割后不进行彻底的清茬,而是保留一定高度的麦茬,在其上直接进行玉米的播种。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实际上蕴含了深厚的科学道理。留高茬能够保持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防止水土流失,维护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麦茬的存在为玉米提供了部分必要的养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高茬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有利于玉米幼苗的生长。
要充分发挥小麦留高茬套种玉米的技术优势,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首要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这些品种需具备成熟期短、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以确保在小麦收割后能留下足够的茬高供后续玉米生长使用。接着,在小麦成熟收割时,必须控制好留茬的高度,通常以15至20厘米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后续玉米的种植造成不利影响。
接下来是关键的玉米播种环节。播种时间的选择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土壤湿度,一般在小麦收割后尽快进行,以避免土地闲置过久导致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种子的深度、密度也要根据具体的土壤类型和品种特性来调整,确保玉米出苗整齐且健康生长。
除了播种技巧之外,田间管理也至关重要。由于小麦留高茬后土壤湿度较高,这可能导致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玉米生长初期就需要加强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虽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但仍需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以保证玉米的正常发育。
小麦留高茬套种玉米技术的推广还需要考虑到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等都会对该技术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推广前需要在当地进行试验示范,收集相关数据,评估技术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再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推广计划。
小麦留高茬套种玉米技术是一项集成了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增产增效多重优势的现代农业技术。它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政策的逐步完善,相信这一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