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防治方法有: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4%春雷霉素40克/亩或40%稻瘟灵80克/亩喷1~2次。③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瘟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防治方法有: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1次药,亩用75%三环唑40克。
2、水稻怎么防治病虫害?
防治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种子消毒(同稻瘟病);烧毁散落于晒场上的病粒;稻田深耕翻埋病菌于土层深处;防治药剂井冈霉素、申嗪霉素等。防治适期:成虫高峰至卵盛孵期。防治措施:及时拾毁冬种田外露禾蔸;各代螟虫蛹盛期灌深水灭蛹;简化栽培制度,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切断桥梁田;调整栽插。
3、水稻各个时期的病虫害防治
3、稻飞虱主要发生在南方,这种害虫会破坏水稻的细胞组织,吸收营养,导致稻穗难以长成。稻飞虱一旦爆发,持续时间长,很容易导致大规模减产。稻飞虱的防治已经比较成熟,使用吡蚜酮、呋虫胺等新烟碱类化合物对稻飞虱的杀虫效果比较优良。4、拔节期时,南方地区最常见的虫害是二三化螟与稻苞虫。这两种害虫会。
4、水稻中后期爆发稻飞虱,几天时间稻子就倒伏了,农民如何来防治?
(3)发现虫情及时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呋虫胺进行喷施防治,在施药质量上,要做到四准一足两防治:即抓准时机、选准药剂、配准浓度、打准部位;二是要用足水量。重点是要注意对叶面、叶背的喷雾,一定要在喷雾时做到均匀、全面,以确保疗效。综上所述,为了防治稻田发生稻飞虱的危害,要做到以下几点。
防治方法:出苗起喷施吡虫啉,叶子展开后喷施高效氯氟氰菊脂,蓟马乳油,阿维菌素等,施苗肥时可以用有机肥,油枯或火土配合化肥,生根菌肥,毒辛一起撒施。出苗起杀虫剂+海藻素+调节剂+百泰或世高,种植地整理好后,直接种植大蒜或者是韭菜,嫩叶长出来后,用人尿配比适当水量淋施大蒜或者是韭菜,隔间撒。
主要防治方法为,每亩用井岗霉素10g~12.5g加水50kg喷雾l
当稻纵卷叶螟百蔸新小苞达30个时,即为达标田块,应马上化防,药品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茚虫威、甲氧虫酰肼、毒死蜱等药剂进行防治。为提高防治效果,推荐下午4点以后施药。也可像二化螟一样采用物理防控措施,用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成虫。这几种病害主要受天气影响较大,农民朋友要注意。
移栽或直播后20天、分蘖末期等都可以用药防治。杀虫剂包括菊酯类农药和生物杀虫剂,杀菌类有三环唑,井岗霉素等。杂交水稻如何施肥?(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杂交稻生产要强调积制土杂肥,发展养殖业多施栏肥、多种绿肥,推广撩穗收割和稻草还田等,使有机肥施用量占全期施肥量的40%。(2)适量早。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水稻优质高产,也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暴发。水稻“三虫”是指水稻区最常见的害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那么水稻“三虫”的用药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进行防治呢?产状特征1水稻螟虫二化螟又称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是当地的昆虫来源。以稻草等草本植物越冬,一般。
回答稻飞虱在早稻在6月至7月上旬,晚稻在9月中旬至10下旬防治;二化螟水稻分蘖期在枯鞘丛率达到8
随着春暖花开,稻田中早稻的生长也进入了中后期阶段。这一时期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控的重要节点。为了确保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早稻中后期常见病虫害的种类、防治原则、药物选择以及安全使用农药的策略。
早稻中后期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这些病虫害不仅会直接影响稻谷的产量,还可能对稻米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及时识别和控制这些病虫害是保障水稻健康生长的关键。
在防治原则上,我们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这意味着在进行化学防治之前,应优先考虑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非化学方法。例如通过合理轮作、深翻土壤、清除田间杂草等方式减少病虫源;利用天敌或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数量;采用灯光诱捕、色板诱杀等物理手段降低害虫密度。
当非化学方法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害时,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干预成为必要。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药物的针对性要强,能够针对当前田间的主要病虫害;选择对环境和人体相对安全、低残留的药剂;再次,考虑药物的成本效益比,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针对早稻中后期病虫害的常用药物有多种,如吡虫啉、氟苯虫酰胺、多杀菌素、戊唑醇等。这些药物各有特点,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例如吡虫啉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氟苯虫酰胺则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在使用农药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范,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这包括正确配药、避免超剂量使用、合理安排施药时间、采取防护措施等。还应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风大或雨前雨后直接施药,以免药物流失或污染水源。
除了上述措施,农民朋友们还应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巡查稻田,及时发现并处理初期病虫害。可以通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病虫害识别和防治能力。
早稻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防治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药物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确保早稻的健康成长,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每位农友都能成为自己田野的守护者,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好每一粒稻谷,收获满满的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