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拔节后怎样除草啊?
前后几天无特除天气,可以喷施小麦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小麦拔节后不建议使用除草剂。由于农药企业生产工艺,含量,隐性成份,所以请根据病情到当地经销商寻求理想的杀虫剂和更好的解决方案。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二、小麦拔节后用什么除草剂
在小麦拔节后不宜用药,否则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如果杂草过多,可适量喷施唑啉草酯,异丙隆,炔草酯等药物,切勿喷洒甲基二磺隆等药物。
三、小麦拔节后可以用什么除草剂小麦拔节期用什么肥料
除草(1)亩用28.8%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70
四、小麦拔节后如何施灭草剂
例如,甲苯合剂可防多种阔叶杂草,每亩用20%二甲四氯水剂125毫升加40%苯达松水剂100毫升,对水30公斤喷施,喷药时间以小麦分蘖后拔节前为宜,而且该合剂只宜在后茬为水稻的作物施用。小麦、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幼苗期对二甲四氯很敏感,3
针对地下害虫,推荐使用48%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亩施用40~50毫升,并将其兑水75~100千克,喷洒在麦茎基部。这种方法能有效杀灭地下害虫,保护小麦根部健康。防治小麦吸浆虫则需在4月上中旬,亩施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1.5千克,均匀撒施于地面后进行划锄。施药后及时浇水,以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岗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8%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亩40~50毫升兑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4月上中旬亩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1.5千克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好。
较多,大多数品种都要求在小麦拔节前使用,而在小麦拔节后不宜用药,否则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例如,甲苯合剂可防多种阔叶杂草,每亩用20%二甲四氯水剂125毫升加40%苯达松水剂100毫升,对水30公斤喷施,喷药时间以小麦分蘖后拔节前为宜,而且该合剂只宜在后茬为水稻的作物施用。小麦、水稻。
清明季节小麦就做态了,往前就是拔节季。如打灭草剂,药量不能过打,喷过就行。药量大了态气受害,等麦穗秀出,麦子排列烂七八糟,一截没子,有的两三个麦子长在一起,粮食减产。拔节后往前就是治虫。吸浆虫,尼虫、白粉病,喷叶面肥、等这对小麦没什么药害,但你表准用药,乱用药是不行。
在小麦拔节期,用5~15毫克/升ABT4号生根粉溶液叶面喷施,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增强根系活力,延缓叶片衰老,防御干热风,增产12%以上。在小麦拔节期或齐穗期,用植物细胞分裂素50克,对水200~300千克,搅匀后按常规方法喷雾,可促进叶绿素形成和蛋白质合成,增强光合作用和抗逆能力,有利于。
在小麦叶鞘直立长度不超过5厘米且第二节间未拔起时,喷施2500至5000毫克/升氯化胆碱溶液,有助于防止倒伏。(2)使用生长促进剂可以在小麦拔节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使用5至15毫克/升的ABT4号生根粉溶液叶面喷施,可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增强根系活力,延缓叶片衰老,抵御干热风,从而增产12%。
随着春季的来临,田间地头的小麦进入了生长的关键时期——拔节期。这一时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适时适量的药剂使用,对于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因此掌握小麦拔节后如何正确用药,成为每个种植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详细阐述小麦拔节后药剂使用的原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农民朋友科学管理,确保小麦健壮成长,收获满意结果。
我们需要了解拔节期对小麦而言意味着什么。拔节期标志着小麦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此时植株迅速增高,穗部分化形成。这个阶段,小麦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尤其是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及时的药剂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在选择药剂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安全性:选择对小麦安全,对人体和环境友好的农药。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 高效性:选择针对当前主要病虫害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这需要种植者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抗药性监测结果来选择合适的药剂。
3. 经济性: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考虑药剂的成本效益。不盲目追求价格昂贵的农药,而是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
我们来谈谈具体的用药方法:
1. 施药时间:拔节期施药应避开高温时段,一般选择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药剂的挥发和光解,提高药效。
2. 施药量: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进行施用,不可随意增减。过量用药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导致药害;而用药不足则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3. 施药方式:采用喷雾器均匀喷施,确保药液覆盖到小麦的茎叶上。注意喷雾器的清洁,避免因喷嘴堵塞影响喷雾效果。
4. 防护措施:施药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
我们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天气因素:风大、雨前和雨后不宜施药,以免药剂被风吹散或被雨水冲刷掉,降低药效。
2. 药剂轮换:为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建议不同年份或不同地块轮换使用不同成分的药剂。
3. 安全间隔期:严格遵守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即最后一次施药到收获的最短时间限制,确保小麦收割时药物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通过上述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麦拔节后的药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药剂的选择、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剂的防治效果,保障小麦的生长健康,最终实现高产优质的目的。
小麦拔节后的药剂管理是确保丰收的关键步骤。作为种植者,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药剂,采用正确的使用方法,同时注意安全防护,这样才能在确保小麦健康成长的保护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希望每一位农民朋友都能掌握这些知识,让每一粒麦子都结出金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