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空杆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3.**科学施肥与灌溉**:均衡施用氮、磷、钾肥料,并根据玉米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适时灌溉,确保营养供应充分且均衡。4.**病虫害防治**:实施科学的病虫害管理策略,如轮作、使用生物农药等,减少因病虫危害导致的空杆风险。5.**适期播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使玉米的孕穗和抽穗期避开极端高。
2、如何防止玉米空杆
选用良种:如果玉米种子内在因素有问题,在播种以后,就无法防治空秆,势必造成减产。所以,一定要把好选种关。目前,适合各地种植的玉米杂交良种很多,应良中选优,到信誉好的种子部门购买。合理密植:玉米种植密度应因地、因肥、因种而定,不可过稀。要保证玉米植株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
3、如何防止玉米空杆?
合理密植:减少种植株数,合理密植,改善群体环境。种植密度大,叶片相互遮荫,通风透光能力差,个体间相互竞争,是导致空杆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减少种植株数,合理密植,改善群体环境,平衡个体间生长发育空间,是防治空杆的有效措施。增施肥料:及时补充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氮磷钾合理配比使。
4、导致玉米空秆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防治?
(1)土壤瘠薄,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育所需,生殖器官不能形成。(2)密度过大,群体郁蔽,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合生产率低,个体瘦弱,影响雌穗发育。(3)管理跟不上,田间缺水少肥,造成植株早衰。(4)抽雄吐丝前出现掐脖旱或中期遇有低温冷害,影响或抑制了幼穗的分化,有时发育终止,造成空秆。。
在玉米的生育期内,加强管理同样至关重要。这包括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合理施肥和灌溉等。对于土壤肥力较低的田块,应特别重视基肥的使用,追肥应前重后轻,同时注重氮、磷、钾的平衡施用,并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如硫酸锌。此外,还需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合理控制灌溉,如在苗期减少浇水,而在拔节后适时。
抽穗前发生高温干旱时,雌雄圆锥花序花期不协调,雄圆锥花序花粉提前,雌圆锥花序纺丝滞后过大,导致开花期形成空秆和秃尖。授粉期间,连日阴雨,导致雄花不能很好地粉化,即使花粉落在雌穗花丝上,也会因吸水过多而破裂或被雨水冲走,不能正常授粉,造成空秆、秃尖。应选择适应性强、结实性好的玉米。
水肥不足,病虫害和草害严重发生,导致玉米空杆的现象逐渐增多。为了减少玉米空棵,应该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满足果穗发育对养分的需要。平衡施肥,合理浇水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孕穗期遇高温干旱天气及时浇水,遇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涝,并进行人工授粉。及时防治病虫害。
还没看到有湿土,就是干旱了,而肥料上面,底肥用一袋复合肥就行,大喇叭口期追施一次尿素,后期在喷打一两次全营养的叶面肥,正常情况下,这一季的肥料就够了。综合以上内容来看,玉米“空杆”其实发生容易,预防起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种植玉米时,稍微多下一点功夫,产量还是有保证的,。
玉米合理的种植密度。那么咱们就按照标准的1亩需要种植多少株玉米来计算,是在3500至4500株玉米是一个很合适的范围。在夏季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的情况下,除过这个因素之外,一些自然因素和病虫害也是会加重空杆和穗子小的现象,可谓是“火上浇油”。那么自然因素就是很明显的干旱,尤其是在我们甘肃定西。
加强病虫害的检查和防治。干旱可以治愈,但雨很难预防。成熟期,从授粉到35~45天,25°c以上或16°c以下的温度都会影响籽粒灌浆过程。注意防摔和引流。因地制宜,合理密植。高山地区要稀疏,每亩2600~3200株,丘陵地区每亩3000~3600株,平坝地区每亩4000株以上。具体或当地惯例为准。许多农民种植空秆。
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健康生长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在种植过程中,玉米空杆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成为农民朋友们的一大难题。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空杆,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玉米空杆。所谓玉米空杆,是指玉米植株上部分或全部果穗不结实,形成空心棒状的现象。这不仅减少了玉米的产量,还降低了籽粒的品质,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
我们来探讨玉米空杆的成因。玉米空杆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部分玉米品种对空杆的抗性较弱,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在选择种子时,应优先考虑抗空杆性强的品种。
2. 土壤条件:土壤肥力不足,特别是缺乏磷、钾等营养元素,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导致空杆现象。土壤过于紧实或排水不良也会增加空杆的风险。
3. 气候因素:温度和湿度对玉米生长有很大影响。低温或高温都可能导致花粉活性下降,影响授粉效果;而干旱或过湿则会干扰正常的水分供给,造成空杆。
4. 栽培管理:不合理的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和灌溉制度都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过密的种植会导致光照不足,而过疏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了解了玉米空杆的成因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1. 选择优良品种: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空杆的发生。
2. 改善土壤条件: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3. 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避免玉米在极端天气下生长。
4. 科学管理:合理密植,确保每株玉米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营养;科学施肥,平衡氮、磷、钾的比例;合理灌溉,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
5.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玉米螟、蚜虫等害虫,减少它们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6. 人工辅助授粉:在自然授粉不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提高授粉成功率。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玉米空杆的发生率,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值得注意的是,玉米空杆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农户、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从种子选育、栽培技术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操作,才能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
玉米空杆的防治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为玉米的健康生长提供坚实的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收获满满的金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