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芝麻病害防治很重要,芝麻病害有什么综合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田间病株残体,深翻土地;避免低洼地种芝麻;选用无病地的种子;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请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在芝麻叶枯病的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
二、白芝麻青枯病危害极大,白芝麻青枯病如何防治?
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也要注意土壤的环境,要适当的使用肥料。
三、芝麻青枯病发病症状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方法
抗病品种选育买芝麻时,要买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抗病品种。在相同的种植环境下,抗病品种比不抗病品种感染青枯病的可能性小得多。作物轮作针对芝麻青枯病,轮作留茬种植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对非茄科和非豆科作物进行轮作。3、合理施肥在芝麻种植过程中,各元素肥料(氮、磷、钾)应合理施。
四、芝麻常见病害怎么防治?
芝麻枯萎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①选用抗病品种及无菌种子。②轮作换茬,每隔3年以上种植一次。③药剂防治,用0.5%硫酸铜液、0.1%多菌灵浸种30分钟;大田植株每10天喷1次0.2%的硫酸铜液、40%多菌灵1000倍连续2~3次,可起到好的防治作用。(3)青枯病芝麻青枯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但以江西发生最重。一般发病率5%以下。
芝麻苗期发作枯萎病和疫病,每亩可用50%叶枯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拌湿润细土20公斤,条施沟底(土壤消毒),然后耕种。也可在芝麻苗病初见时亩用25%络氨铜杀菌剂瑞枯霉25克,兑水40公斤左右,或用硫酸铜800~1000倍液或80%杜邦新万生800倍液喷雾,每七天一次,连喷2~3次。芝麻青枯病。
芝麻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方法芝麻苗长到四至六片叶子之间,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克或稀释粉150倍,喷洒在芝麻叶面上即可。井冈霉素是一种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对人和牲畜安全无毒。它对植物也是安全的。芝麻在生长的各个阶段使用时都是无害的。可与多种杀虫剂混合使用(如敌敌畏、土霉素等),耐雨水冲刷(施。
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芝麻青枯病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水泼浇病穴。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防治。4、芝麻叶斑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预防方法:浇水尽量不要漫灌,注意棚室通风换气。药剂防治:用代森锌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雾或者灌根。用药的浓度按照药品包装上的说明使用。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用药浓度。青枯等细菌性病害可用叶枯唑`宁南霉素`可杀得`噻菌铜等药剂防治。立枯`枯萎等病害可用恶霉灵等防治。也可用枯草芽孢杆菌丶蜡质。
针对水稻青枯病的防止,像我们在水稻抛秧时,一般都是这样做的。针对缺钙造成的小叶病,应立即补充锌,具体办法是:如发觉水果树延迟出芽或是在iPhone萌芽期前10〜15天喷布3%〜5%磷酸二氢钠水溶液和0。3%〜0。5%尿素混合物尿素可推动锌素消化吸收。发病轻的浓度值可低一些,。
芝麻青枯病细菌性病害用中生菌素+乙蒜素芝麻枯萎病真菌性病害恶霉灵+嘧菌酯这两种病在芝麻生长中后期都会造成黑杆死棵,都要预防。预防15~20天喷药一次。发病植株5~7天一次连续三次。同时配个含腐植酸水溶肥,促进作物茁壮成长。
芝麻,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芝麻的种植过程中,一种名为“青枯病”的病害却常常成为农民朋友们的噩梦。这种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疾病不仅传播迅速,而且一旦发生,往往会导致作物大面积死亡,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防治芝麻青枯病,成为了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广大农民共同关心的问题。
了解芝麻青枯病的基本特征是防治工作的前提。芝麻青枯病主要由土壤中的青枯菌引起,该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通过水分、昆虫或农具等途径传播。植株感染后,初期叶片出现黄化,随后逐渐枯萎,最终整株植物枯死。由于此病原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且难以根除,因此防治起来颇具挑战性。
要有效控制芝麻青枯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策略:
1. 选择抗病品种:培育和选择抗青枯病的芝麻品种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通过杂交、基因工程等手段可以培育出具有较强抵抗力的芝麻品种。农户在选择种子时,应优先考虑这些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2. 改善栽培管理: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能够增强作物本身的抗病力。比如,合理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累积;深翻土壤有助于杀灭表层的病原体;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可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3. 土壤消毒: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能有效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药剂熏蒸、生物制剂处理或者采用太阳能消毒等。
4. 化学防治:虽然不推荐过度依赖化学农药,但在必要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或铜制剂等农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重要的是要按照推荐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滥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病原体抗药性增强。
5. 生物防治:利用拮抗菌或生物农药来抑制或杀灭病原菌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防治手段。如某些放线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可以在土壤中与病原菌竞争生存空间,从而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6.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病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对于及时掌握病情动态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检测土壤和植株样本,可以早期发现病害的迹象,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7. 农民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的植保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农民了解青枯病的危害、识别方法和防治技术,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治能力。
防治芝麻青枯病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实施综合管理策略。通过科学选种、合理施肥、土壤处理、适时用药以及生物防治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显著降低青枯病的发生风险。加强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植保意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确保防治效果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才能在这场与作物杀手——芝麻青枯病的斗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