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眼角颊木虱防治方法
在防治龙眼角颊木虱时,首先要强化农业防治措施。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促进新梢均匀生长,加快嫩叶转绿,以此降低木虱的侵害程度。在修剪时,要剪除带有大量虫口的复叶,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虫害基数。在疏梢和控制冬梢生长上,适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减少虫源。针对药剂防治,关键在于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防治。。
2、龙眼角颊木虱的虫害如何防治?
龙眼角颊木虱防治方法:1.越冬后第一代发生较整齐,在若虫孵化盛期,及时选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对口农药喷施,除虫效果良好,并有杀卵作用。2.保护和利用天敌。粉蛉幼虫捕食龙眼角颊木虱若虫,姬小蜂可寄生在若虫体内,要注意保护和利用。3.加强果园管理。采果后尤其在冬季,结合清园清除病虫枝叶落果,集。
3、龙眼角颊木虱是什么?
1.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2.药剂防治在若虫盛发初期喷布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0ppm。
药剂防治80%敌敌畏乳油1000倍喷施。农业防治结合采后修剪,剪除角颊木虱虫口密度虫口密度高的复叶,并集中消灭之。加强肥水管理,使新梢抽发整齐,生长转绿快,以迅速度过受害危险期。3.1观察抽梢期,确定防治对象。在成虫盛发期内,凡抽新梢的龙眼树即是防治对象树,须抓住若虫盛孵期下药。
一、龙眼角颊木虱防治措施:清洁果园,加强果园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力促新梢抽发整齐,叶片尽快转绿老熟,减轻为害。每次嫩梢抽发期要深入果园观察,若发现有龙眼角颊木虱危害迹象发生,要在新梢抽出3~5厘米时及时喷药保梢。3、可选择的药剂有: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龙眼角颊木虱为害所致。一是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使新梢抽发整齐,嫩叶转绿快,减轻为害。结合修剪,剪除虫口密度的复叶,并集中毁灭,适期疏梢、控制冬梢等,减少虫源基数。二是药剂防治:抓好越冬代若虫和成虫的防治,对夏、秋梢酌情用药挑治。一般在越冬代若虫活动取食期,各代成虫产卵盛期:。
防控上可采取:①加强肥水管理,使新梢抽发整齐,快速转绿,可减轻为害。②采收后及时修枝整形,剪除过密枝叶,使果园通风透光;施足基肥,增加龙眼树的长势,可提高龙眼对主要害虫特别是龙眼角颊木虱的抗虫能力。③冬季结合施肥措施,清除园中枯枝落叶及杂草,并人工刮除树干上龙眼鸡的卵块,以减少越。
3.龙眼角颊木虱(CorngeapsyllasinicaYangetLi)龙眼角颊木虱(见图2
龙眼角颊木虱为害,形成叶面凸起,叶背凹陷以疙瘩状物。在龙眼嫩梢期时叶面喷洒2~3次1000倍3.2%阿维菌素、1000倍48%毒死蜱混合液进行防治,每7~10天喷洒一次。龙眼叶片转绿老熟后木虱就不会为害了。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对零星发病的病枝及时剪除烧毁②防治介体(龙眼角颊木虱和蝽象,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吡丙醚、噻虫嗪+功夫、氟虫胺+灭扫利等杀虫剂等喷施,同时配合40%烯腺•羟烯腺•盐酸吗啉胍1000倍,配合6%氨基寡糖素•链蛋白1000倍、5%香菇多糖、2%氨基寡糖素等病毒抑制。
在丰富多彩的园艺世界中,植物的健康生长常常受到各种害虫的威胁。其中,龙眼角颊木虱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小敌人,它以龙眼树等为食,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还可能传播病毒,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如何识别和防治龙眼角颊木虱,对于园艺爱好者和农业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龙眼角颊木虱(学名:Pseudococcus longispinus),属于半翅目、粉虱科的一种小型昆虫。它们通常体长1-2毫米,体型微小,椭圆形,身体柔软,颜色多变,从浅黄色到深褐色不等。它们的显著特征是具有一对角状的突起位于头部两侧,这也是“角颊”之名的由来。这些木虱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一年可繁殖多代,一旦爆发,数量增长迅速,对植物造成严重危害。
识别龙眼角颊木虱并不困难,但需要细心观察。它们通常聚集在植物的幼嫩部位,如新叶、花蕾和果实上,吸取植物汁液。受害的植物会出现生长迟缓、叶片卷曲、黄化甚至脱落等症状。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它们的蜡质泌物,这是它们为了保护自己而分泌的物质,看起来像是一层薄薄的白霜。
防治龙眼角颊木虱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基本原则是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防治策略:
1. 物理防治:定期检查植物,特别是新叶和花蕾,一旦发现木虱,可以手工捡除。使用黄色粘虫板也能有效地吸引并捕捉成虫。
2. 化学防治:在木虱数量较多时,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选择时应考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尽量使用低毒、高效、易降解的产品。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瓢虫、小花蝽等自然捕食者来控制木虱的数量。这种方法环保且可持续,但需要注意保护天敌的生存环境。
4. 农艺防治: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用氮肥导致植物生长过旺,吸引更多的木虱。适当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减少木虱滋生的环境。
5. 抗性品种:选择抗虫性强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这是根本上减少虫害的方法。通过育种技术,培育出能够抵抗或减轻木虱侵害的品种。
6. 监测预警:建立害虫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木虱的发生动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7. 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和农民对龙眼角颊木虱的认识,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他们的防治能力。
龙眼角颊木虱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防治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防治,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木虱的危害,保护我们的绿色植被,让园艺世界保持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