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授粉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乡野小农  2025-03-19 08:29:01   25  2 赞

玉米授粉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一、玉米扬花授粉打什么农药玉米传粉期可以打药吗?

玉米授粉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二、常见虫害1.亚洲玉米螟。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群集取食心叶叶肉,留下白色薄膜状表皮,呈花叶状。2

玉米授粉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二、种植玉米是的病害和虫害应该如何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穗期症状最为明显,雄穗部分小花受害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外包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除苞叶外全部病成菌瘿。成熟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后病菌主要落在*面及其它玉米植株上,尤其是病穗后期可以见到病穗丝状残余维管束组织因而得名为丝黑穗病,也因此病症而区别于玉米瘤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是真菌。

玉米授粉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玉米花期打药影响授粉吗,玉米花期的主要害虫有哪些

玉米花期时的主要害虫为玉米蚜虫以及玉米红蜘蛛(玉米叶螨)。玉米红蜘蛛体型较小,一般多在玉米叶片背部吸食汁液,被害叶片由白变黄,最后枯死,严重影响玉米灌浆。一般每亩地使用20ml的20%灭扫利乳油兑水30kg稀释喷雾,或者是每亩地使用15ml的1.8%阿维菌素兑水30kg稀释喷雾。3、玉米蚜虫从玉米大喇。

四、玉米授粉期出现褐斑病怎么办?

玉米授粉期出现褐斑病,应该等授粉结束后再进行治疗。玉米褐斑病是严重危害玉米产量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2.药剂防治。每亩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克;或70%甲基。

五、种植甜玉米在不同的阶段需要防治那些病虫害和对应的药物??帮帮忙,谢谢。

玉米螟虫和大螟又叫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在幼嫩茎叶处钻入咬食,破坏茎叶组织,使养分和水分不能输送,影响玉米生长,抽穗后钻进雌穗使果穗折断影响授粉。防治方法:抖克1000倍、金世纪1000倍、莫比朗2000倍或千虫克1000

畸形穗在玉米生产中非常常见,除草剂、矮化剂使用量大,使用的时期不当,造成药害;孕穗期受到矮化剂、脱肥等影响;开花授粉期遇到高温干旱、强降雨和蚜虫为害等;茎秆和果穗受到粘虫、玉米螟等害虫的钻贮咬食;生育后期遇强降水、脱肥等,均能造成果穗不同程度的畸形。在上图中,左图的玉米患的病害是。

地下害虫和蓟马、蚜虫、灰飞虱、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和其他苗期害虫:使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酰胺、氰胺和丁二羰基化合物的种衣剂进行种衣剂包衣。双斑跗线虫:玉米吐丝授粉期,当花丝上平均单穗数超过5头时,应进行防治,使用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杀虫剂喷剂,直接将液体。

此外,病虫害也是影响玉米授粉的重要因素之一。金龟子、蟓蝽等害虫喜欢啃食玉米花丝,影响授粉过程。因此,在玉米授粉期间,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和授粉。综上所述,玉米的授粉期是玉米生长周期中的关键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和科学。

蚜虫是玉米生长中后期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由于植株高大,田间通风不好,很难通过喷洒化学物质来控制。操作人员不仅遭受高温,还可能中毒。今天,我想向你推荐一种药物。在播玉米种子之前,把它和这种新药混合就行了。蚜虫不会在一个季节发生。该剂为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种衣剂是在原有农药剂型的基础上,。

在生产上一般鲜食玉米品种都会给出参考时间,也可田间判断:籽粒已经饱满,指甲可比较容易掐破,有乳液流出。乳熟期病害主要防治:穗部病害如:丝黑穗病、瘤黑穗病等(实际需要提前防治);茎叶病害如:大、小斑病等。乳熟期主要虫害:玉米螟(实际上也要与前期防治相结合)、金龟子等。

在农业生产中,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关键的授粉期,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往往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结实率和品质。本文将深入探讨玉米授粉期的主要病虫害类型、识别方法及其防治措施,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玉米授粉期。玉米授粉是指雄蕊上的花粉通过风力或昆虫等媒介传播到雌穗上的柱头上,进行受精的过程。这一时期通常发生在玉米抽雄后到吐丝前的一段时间内,是决定玉米结实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玉米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因此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攻击。

我们将详细介绍玉米授粉期的几种主要病虫害:

1. 玉米螟(Corn Borer):这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幼虫会钻入玉米茎秆内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的输送,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在授粉期,玉米螟的活动尤为频繁,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防范。

2. 玉米叶斑病(Corn Leaf Blotch):这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合成。

3. 玉米锈病(Corn Rust):同样是由真菌引起,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至橙色的小颗粒状物,这些是真菌的孢子。锈病会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4. 玉米大斑病(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这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特点是叶片上出现大型的黄褐色斑点,边缘清晰。这种病害传播迅速,一旦发生,很难控制。

5. 玉米花叶病毒病(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这是一种病毒性疾病,通过昆虫传播,主要症状是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针对上述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 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抗病性较强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合理施肥:过量的氮肥会加重病害的发展,因此要合理施用肥料,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生物农药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用药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 农业措施: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寄主;合理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玉米授粉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控的重点时期。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应对玉米授粉期的病虫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