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谷长霉球怎么办
播种前可以使用1%石灰水浸种消毒,或2500倍液浸种灵常规浸种处理,也可以亩用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50毫升拌种预防。药剂可以亩用20
2、水稻长霉球用什么农药?
一、水稻霜霉病防治方法水稻种子在播种前种0.1%硫酸铜溶液浸种6~8小时。稻田采用水旱轮作。选用地势较高的田块做秧田。增施有机肥,沃叶氨基酸叶面肥,不施氮肥。避免秧田及本田灌深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控制病害蔓延。3、水稻霜霉病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药剂可用:25%甲霜灵可湿。
3、水稻秧苗期六大病害有哪些?怎样综合防治?
针对这些病害,防治的最佳方法是应用“天达2116”壮苗灵+天达恶霉灵,或者50%天达腐霉利+“天达2116”壮苗灵。这些方法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4、水稻秧苗期六大病害有哪些?怎样综合防治?
以上六大水稻病害和低温冷害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防治的最佳方法是应用“天达2116”壮苗灵+天达恶霉灵。或50%天达腐霉利+“天达2116”壮苗灵。
5、水稻稻曲病如何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子。合理密植,适时移栽。施足基肥,增施农家肥,少施氮肥,配施磷、钾肥,增施硅肥,慎用穗肥。适时晒田,齐穗后干湿交替。及时摘除病粒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发病稻田水稻收割后要深翻、晒田。(2)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天,再用清水。
磷、钾配合使用,氮肥采取基、蘖、穗肥各1/3,不要过多施用穗肥。(5)药剂防治以水稻抽穗前10天左右为宜。如预测稻曲病为流行年,可于破口前10天左右,每667米2用10%真灵(井腊芽)悬浮剂120~150毫升;或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毫升,对水37.5千克喷雾,并于抽穗前7天再加喷1次。
1.农业防治(1)采用无土、新土育苗.(2)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移栽前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一4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
稻谷有点发霉是不能吃的,因为谷子发霉产生的黄曲霉素,黄曲霉具有很强的毒性,而且是一种致癌物质,是引起胃癌,肝癌。
推荐用药:防治二化螟、大螟,虫量较低时优先采用苏云金杆菌(Bt.)、短稳杆菌,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防治稻飞虱,选用吡虫啉、噻虫嗪、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防治稻纵卷叶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NPV、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
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北方冬小麦浇好灌浆水,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小麦粘虫、穗芽;果树疏花,打药防治红蜘蛛;栽植春甘薯,种植花生、棉花。华南地区早稻进行中耕、施肥;长江流域开始插种稻秧,瓜菜定植;江淮地区开始收割油菜、豆类。南方栽植中稻。从小满。
水稻,作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健康生长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种植过程中,水稻经常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其中稻田霉球就是一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病害。本文将深入探讨稻田霉球的成因、危害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帮助农民朋友们科学管理,保障稻作丰收。
我们需了解什么是稻田霉球。稻田霉球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水稻穗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稻谷颗粒被灰黑色的霉层包裹,导致籽粒不饱满,甚至腐烂。这种病害不仅减少产量,而且影响稻米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分析稻田霉球的成因。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水稻品种等多种因素有关。高湿度和适宜的温度是真菌繁殖的温床,而不当的水肥管理、密集的植栽方式以及抗病性弱的品种都可能加剧病害的发生。
明确了成因后,我们来探讨如何有效防治稻田霉球。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 选择抗病品种: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和推广抗霉球性强的水稻品种。这是防治稻田霉球的根本途径,能够从源头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2. 优化水肥管理:合理控制灌溉,避免长期积水,保持田间适度湿润而非过湿。平衡施肥,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
3. 适时用药防控:在水稻抽穗前后的关键时期,根据病情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施。注意药物的轮换使用,避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4.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机会。采用合理的密植方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害发生率。
5. 生物防治:研究和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如拮抗菌、生物刺激素等,既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6. 农业科技支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的种植知识和病害防治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如手机APP、远程监测系统等,实时监控田间病情,指导农民精准防治。
7. 政策和法规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新的抗病品种和生物农药,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应对稻田霉球等病害挑战。
防治稻田霉球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措施,通过科学种植、精准防治和政策支持,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稻田霉球的发生,确保水稻的高产稳产,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文章的我们要认识到,防治稻田霉球不仅是农民个体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使命。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我们有信心克服这一难题,让每一粒稻米都能健康成长,滋养亿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