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豌豆白粉病怎么防治?
豌豆白粉病可用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鲜胺、三唑酮等喷洒防治…☺单一使用,7
2、豌豆什么病害?有那些防治方法?
(1)豌豆白粉病:种植中豌2号、中豌4号等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喷施石硫合剂或胶体硫、超微悬浮硫磺(约2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重病田隔7~10天再喷1次。(2)豌豆褐斑病:选用无病种子;用温汤浸种法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粉。
3、豌豆白粉病危害极大,豌豆白粉病该怎么防治?
可在初花期或病害始发期,叶面喷施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10
4、多菌灵的防治对象
2.对于大葱和韭菜的灰霉病,使用50%可湿性粉剂稀释至300倍液喷雾处理;茄子、黄瓜的菌核病,瓜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则需用50%可湿性粉剂稀释至500倍液喷雾;而十字花科蔬菜、西红柿、莴苣、菜豆的菌核病,西红柿、黄瓜、菜豆的灰霉病,则应使用50%可湿性粉剂稀释至600至800倍液喷雾。首次。
5、多菌灵能防治哪些病害
豌豆白粉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西红柿、莴苣、菜豆菌核病,西红柿、黄瓜、菜豆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600
(1)防治瓜类白粉病、疫病,西红柿早疫病,豆类炭疽病、疫病,油菜菌核病,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兑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洒,共喷2次,间隔5
防治白粉病、疫病,西红柿早疫病,豆类炭疽病、疫病,油菜菌核病,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兑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洒,共喷2次,间隔5
防治豆秆黑潜蝇应以豌豆苗期作为防治重点,开花结荚期重点预防根腐病和白粉病,预防根腐病可采用95%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80%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灌根,防治白粉病应在豌豆第一次开花或发病始期喷洒25%叶斑清乳油40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15%三唑。
残效期长,使用安全等特点。该药的剂型为20%乳油和25%可湿生粉剂。对多种蔬菜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等由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有效。在使用20%乳油时常用的浓度为1500~2000倍液,使用25%可湿性粉剂时常用的浓度为2000~2500倍液。国家规定,在黄瓜上的使用安全期为3天以上。
豌豆,作为春季蔬菜中的佼佼者,不仅营养价值丰富,更是许多家庭菜园的宠儿。在潮湿多雨的季节里,一种名为白粉病的真菌病害常令豌豆爱好者们头疼不已。它如一层不祥的霜雪覆盖在嫩绿叶片之上,不仅影响光合作用,还可能导致产量和品质的双重下降。因此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对维持豌豆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了解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是制定防治策略的前提。这种由白粉菌引起的病害,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特别是在昼夜温差大、通风不良的条件下繁殖迅速。识别出白粉病的初期征兆,比如叶片上出现的白色粉末状斑点,是及时采取措施的关键。
我们来探讨具体的防治措施。在非化学药品方面,农事操作的调整是基础。例如合理密植不仅能保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还能减少病菌的传播机会。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的潜在寄主,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同样不可忽视。
当白粉病发生时,适时使用化学药剂则显得尤为关键。选择合适的杀菌剂,不但能有效控制病情,更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防治成本。目前,市场上针对白粉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如三唑酮类、硫磺制剂等。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其安全性、效果以及抗药性的发展。
具体到用药方法,喷雾是最常见且直接的方式。将配制好的药液均匀喷洒于叶片的上下表面,确保每个角落都被覆盖到。值得注意的是,喷药应在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进行,避免药液飘散或雨水冲刷。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除了喷雾,还有土壤消毒的方法。这通常用于病害发生前的预防,或是对病残体的处理。通过翻耕将药剂混入土壤中,消灭土中的病原菌,从源头上控制病害的发生。但这种方法要注意药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风险。
在使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进行稀释和使用,是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原则。过量使用不仅会造成药物浪费,更可能引起药害,损害植物本身。注意安全防护,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和口罩,防止皮肤接触和吸入有毒气体。
监测与评估是防治工作的延伸。定期检查豌豆的生长情况和白粉病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防治策略。记录下每次用药的种类、浓度、时间和效果,为后续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防治豌豆白粉病需要综合运用农事管理、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用药,我们完全有能力控制住这一病害,保护我们的绿色植被,让豌豆园一年四季绿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