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稻粘虫如何有效防治用什么药剂
防治措施发生前可喷施巴内达碧卡叶面肥+碧卡磷酸二氢钾提高水稻抗性。诱杀成虫成虫对糖、醋和发酵的糖浆趋性很强,夜出活动,趋光性强。可利用黑光灯、糖浆液诱杀。黑光灯诱虫可在成虫发生期,每45~75亩地块设40瓦黑光灯一支,高于苗株30厘米,灯下放一水盆,再加煤油漂浮水面,晚上开灯诱集,清晨捞。
2、水稻粘虫简介
粘虫的频繁活动和破坏力不容忽视,其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危害需农民密切关注和及时防治。有效的控制手段包括使用生物农药、物理防治和适时的农业管理措施,以减轻其对农作物造成的经济损失。
3、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水稻破口期(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每蔸秧有一株穗子露头)普施一次三环唑+井冈霉素+三唑酮或施用米酰胺或爱苗乳油,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若雨水较多,齐穗、扬花期再施一次富士1号或富士5号+三唑酮。穗颈瘟常年在我县发生十分严重,危害巨大,破口期打药预防是防治穗颈瘟的关键措施,必须高度重视。。
4.药物防治,水稻拔节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80~100毫升,兑水40~60升均匀喷雾。或75%拿敌稳每亩15克,加2%多抗霉素80~100毫升兑水20升均匀喷雾。纹枯病防治宁早勿晚。及时施药防控,减少病原数量及病菌滋生。水稻虫害水稻各种虫害,每一年均有发生,其侵害成度,也与预防的成效有关。潜叶蝇。
用百虫或50%杀螟松乳油800
在我县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虫害有:稻飞虱、稻螟、粘虫、稻负泥虫等。5.2防治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种植抗病虫品种为中心,以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5.2.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培育壮秧、。
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也是北方人民的主要有机食品。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
水稻粘虫防治措施:诱杀成虫成虫对糖、醋和发酵的糖浆趋性很强,夜出活动,趋光性强。可利用黑光灯、糖浆液诱杀。黑光灯诱虫可在成虫发生期,每45~75亩地块设40瓦黑光灯一支,高于苗株30厘米,灯下放一水盆,再加煤油漂浮水面,晚上开灯诱集,清晨捞出死虫并扑打没落水中的活虫;糖醋液诱杀成虫。
在我县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虫害有:稻飞虱、稻螟、粘虫、稻负泥虫等。5.2防治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种植抗病虫品种为中心,以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5.2.1 农业防治:选用抗虫。
5.病虫害防治5.1主要病虫害在我县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虫害有:稻飞蝨、稻螟、粘虫、稻负泥虫等。5.2防治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种植抗病虫品种为中心,以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5.2.1农业防治。
在广袤的农田中,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健康生长对确保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水稻在其生长周期内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其中水稻粘虫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对水稻粘虫的有效防治措施,帮助农民朋友们守护他们的金色收获。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水稻粘虫。水稻粘虫,学名为“粘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幼虫阶段以水稻叶片为食,严重时可导致稻叶被吃光,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产量。成虫则具有迁飞性,使得粘虫能够在较大范围内传播。
面对这种破坏力巨大的害虫,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以下是几个关键的防治策略:
1. 农业措施:合理轮作是预防粘虫的基础措施之一。通过与其他非寄主植物如小麦、玉米等进行轮作,可以打断粘虫的生活史,减少其在土壤中的越冬数量。深翻土地可以将越冬的粘虫卵或幼虫翻至土下较深处,使其难以孵化或窒息而死。
2. 物理方法:使用黄色诱捕板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手段。由于粘虫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设置黄色诱捕板可以有效吸引并捕捉成虫,从而降低繁殖率。人工拾除也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物理防治方式,尤其在粘虫发生初期,及时拾除并销毁成团的粘虫卵块,可以显著减少后续的虫口数量。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来抑制粘虫的数量是一种环保且持续的防治方法。例如引入粘虫的天敌——寄生蜂和捕食性昆虫(如瓢虫、蜘蛛等),或者放养鸭子等家禽到稻田中,都能有效控制粘虫的发生。
4. 化学防治:尽管化学防治存在一些环境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担忧,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仍然是快速控制大规模爆发的有效手段。选择对粘虫有特效的农药,如杀螟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按照推荐剂量和时机施用,可迅速降低粘虫数量。重要的是要遵循农药使用说明,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抗性品种培育:研究和推广抗虫性强的水稻品种也是防治粘虫的重要方向。通过育种技术,培育出既高产又抗虫的新品种,可以在不增加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减少粘虫的危害。
6. 集成管理策略:最有效的防治通常是综合运用多种措施的结果。因此实施集成病虫害管理(IPM)策略,结合监测预警系统,根据田间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上述不同措施,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又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水稻粘虫的防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综合性的策略。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抗性品种培育以及集成管理策略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甚至根除粘虫对水稻的危害,保障水稻的健康成长和稳定产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工具和方法来对抗这些看似微小却能造成巨大损失的害虫。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创新方法,就能在这场与水稻粘虫的斗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